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6篇
  免费   896篇
  国内免费   887篇
化学   2115篇
晶体学   33篇
力学   970篇
综合类   74篇
数学   416篇
物理学   31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438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3篇
  196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
利用外加声场促进悬浮在气相中的细颗粒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引起颗粒的碰撞和凝并,使得颗粒平均粒径增大、数目浓度降低,是控制细颗粒排放的重要技术途径.为探究驻波声场中单分散细颗粒的相互作用,建立包含曳力、重力、声尾流效应的颗粒相互作用模型,采用四阶经典龙格-库塔算法和二阶隐式亚当斯插值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将数值模拟得到的颗粒声波夹带速度和相互作用过程与相应的解析解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进而研究颗粒初始条件和直径对相互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时刻颗粒中心连线越接近声波波动方向、颗粒位置越接近波腹点,颗粒间的声尾流效应就越强,颗粒发生碰撞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研究还发现,颗粒直径对颗粒相互作用的影响取决于初始时刻颗粒中心连线偏离声波波动方向的程度.当偏离较小时,颗粒直径越大,颗粒发生碰撞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当偏离很大时,直径较小的颗粒能够发生碰撞,而直径较大的颗粒则无法发生碰撞.  相似文献   
3.
A new unified electroweak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 this unified electroweak model, Higgsmechanism is not used, so no Higgs particle exists in the model. In order to keep the masses of intermediate gaugebosons non-zero, two sets of gauge fields will be introduced. In order to introduce symmetry breaking and to help tointroduce the masses of all fields, a vacuum potential is needed. Except for those terms concerning Higgs particle, thefundamental dynamical properties of this model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standard model. And in a proper limit, thismodel will approximately return to the standard model.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not to say that the Higgs particledoes not exist in Nature, it is only to prove that, without a Higgs particle, we can also set up a unified electroweak model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present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4.
对一个力学碰撞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普通物理力学中有关碰撞的一个问题,从恢复系数e的取值角度出发,进行了详细求解和讨论,得到了更完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个四组分一维混合模型,对电子束注入大气产生大尺度等离子体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了能量为140keV、流强为50mA/cm2的注入电子束,可以产生线度为0.5m,密度为1012cm-3量级的大气环境下等离子体.电子束所伴随的空间电荷效应由于等离子体的产生会很快消失,不影响后续的等离子体产生过程.电子束注入流强主要影响产生等离子体的密度,而电子束能量则同时影响其空间线度和密度. 关键词: 电子束 碰撞 电离  相似文献   
6.
采用激光作光源的光学粒子计数器(L_OPC)克服了白炽灯作光源时使用寿命短、发光强度不稳定、需要经常标定的缺点,但激光波长的单一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响应曲线对折射率敏感度的变化和多值性等问题。利用Mie散射理论,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对L_OPC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L_OPC实验样机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7.
采用粒子模拟的方法并考虑电子束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首次直接得到了速调管输出信号的离子噪声图像,阐述了束电子、二次电子、离子、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 指出离子噪声所表现出来的相位波动是由电子束速度的波动引起的,电子束速度的变化来源于管内离子数量的变化,离子的数量的变化又与电子束状态变化相互影响,这是离子噪声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次电子对离子噪声产生过程的影响甚微,但是其行为却反映了离子噪声的形成机理. 离子噪声引发的输出信号幅度波动取决于电子束速度和半径的改变,与离子行为密切相关. 关键词: 离子噪声 速调管 粒子模拟 电子束  相似文献   
8.
A sample of 1233 events is used to study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16}O-Em interactions at 4.5 A GeV/c. Multiplicity and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slow particles and correlations among them are discussed. The present data are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esults from the interactions of other projectiles at the same energy and also the same projectile at different energ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lack particle production is independent of the energy and mass of the projectile, but for grey particles it is dependent on the mass of projectile.  相似文献   
9.
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理论与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系统论述涉及强流加速器等强流离子束装置中产生的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理论与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前景。强流离子束在核材料生产与增殖、洁净核能、放射性废物嬗变、放射性药物生产、重离子聚变、高能物理、核科学与工程、国防与民用工业和医疗等许多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潜力和诱人的发展前景。尤其是,近年来强流加速器驱动的放射性洁净核能系统是国内外关注的热门课题,因为它比常规核电更安全、更干净、更便宜。但是,强流离子束形成的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现象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需要加以抑制、控制和消除这类现象,解决这一难题已经成为强流离子束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不仅必须深入研究这类束晕-混沌的复杂特性及其产生的物理机制,而且需要研究如何实现对束晕-混沌的有效控制,并寻求和发展其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这就向强流离子束物理和非线性-复杂性科学及其技术提出了一系列极富挑战性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们首创性地提出了一些束晕-混沌的有效控制方法,它们包括:非线性反馈控制法,小波反馈控制法,变结构控制法,延迟反馈控制法,参数自适应控制法等,进行重点的介绍。对上述课题当前的主要进展及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比较全面综述的评论。最后,指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推动这个崭新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0.
The transport of monodisperse as well as polydisperse colloid suspensions in a two-dimensional, water saturated fracture with spatially variable and anisotropic aperture is investigated with a particle tracking model. Both neutrally buoyant and dense colloid suspensions are considered. Although flow and transport in fractured subsurface formations have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by numerous investigators, the transport of dense, polydisperse colloid suspensions in a fracture with spatially variable and anisotropic aperture has not been previously explored. Simulated snapshots and breakthrough curves of ensemble averages of several realizations of a log-normally distributed aperture field show that polydisperse colloids exhibit greater spreading than monodisperse colloids, and dense colloids show greater retardation than neutrally buoyant colloids. Moreover,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aperture anisotropy oriented along the flow direction substantially increases colloid spreading; whereas, aperture anisotropy oriented transverse to the flow direction retards colloid mov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